我和老师的故事
总想对老师道一声感谢,
却不知从何说起。
总想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
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
见证与老师共同度过的时光。
医者之路磕磕绊绊,
老师的辛勤教导让我们茁壮成长。
感念师恩,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今天是我国第三十八个教师节,
让我们一起听听医学生和老师们的故事。
(按导师姓氏字母排序)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付与美好,授以希望
导师:肿瘤中心 邓艳红
学生:20级硕士研究生林子钦,22级博士研究生谢晓煜
林子钦:师者,传道授业,立德树人。医者,甘于奉献,悬壶济世。邓老师身兼医者和师者双重身份,既担起了治病救人的责任,又怀着守护学生的一片仁心,以身作则。她始终把为患者解除病痛当作最大的使命和幸福。老师对患者认真负责的行医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时刻感染着我,激励我“医”路前行。在2022年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想对她说声感谢,致敬生命守护者,也致敬所有临床带教的老师们。祝教师节快乐!
谢晓煜:邓老师在临床工作中反复提到:几乎每个癌症患者在就医时都是痛苦和绝望的,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在未来将癌症转变为慢性疾病、可治愈的疾病,给他们带去希望。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人类从不是强者,但在有限的医疗条件和无限的生命期待里,邓老师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坚守却是永恒的。邓老师,您是学生学习和追随的榜样!愿您教师节快乐,幸福平安!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前行莫怕,吾师为家
导师:风湿免疫科 黄建林
学生:22级博士研究生张钰琦、冯晓雪,21级博士研究生张凤
仰之弥高——吾师向来立于高处,高屋建瓴,普渡众生;
近之弥亲——吾师好似吾家长辈,身体力行,事必躬亲;
高山仰止,吾师乃吾辈榜样,行医征途大步流星,勇于登攀;
景行行止,吾辈可立于吾师之肩,求学之路阔步向前,无需畏惧。
吾师所在,是后盾,是港湾。
黄建林主任指导同学们如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度进行查体
黄建林主任与部分科室成员合照
黄建林主任与部分学生合照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学业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榜样
导师:临床检验科 刘焕亮
学生:20级博士研究生苏仪西
刘老师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学业中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悉心指导我们、大力支持我们。他做人做事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受益终生!他自己恪守并时常教导我们:“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要耐得住默默耕耘的寂寞,才能种出美丽的花朵。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尽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用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成果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刘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业上的导师,更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当下疫情反反复复,刘老师总是冲在抗疫第一线。老师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首批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专家组组长,他平时密切关注疫情动向,积极投身抗疫支援活动。另外,刘老师还作为编委参与编写防疫漫画《1分钟漫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有趣有用的健康科普知识》,并且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热带医学杂志》的述评专栏发表文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应急管理策略及未来防控建议》。值此教师节之际,我们怀着最真诚的心,向刘老师道上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的无私付出!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多年以后,我成了你
——感恩护理前辈们
导师:心血管内科 龙珺
学生:龙珺老师全体学生
那一年,我头戴燕尾帽,身着白衣裳
满怀对南丁格尔的崇敬
秉承救死扶伤的信念
走近了临床护理
是临床护理的老师前辈引领着我
是你们带着我去感受现实中疾患的痛苦
是你们引导我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是你们鼓励我要坚强,选定了,就要风雨兼程
如今,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
一如当年的你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直至多年以后,我成了你
努力像您一样,
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努力像您一样,
把容易疏忽地方,再三强调注意
努力像您一样,
把走过的弯路,善意提醒后来者
心血管内科龙珺护士长在给护士们培训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感谢老师为我们传道受业解惑,为我们指明科研之路的方向
导师:胃肠病学研究所 李孟鸿
学生:22级硕士毕业生谢小珊、22级博士毕业生潘啟豪
谢小珊:每年到李教授生日的时候,我们都会悄悄为李教授准备生日惊喜。在他60岁大寿这天,我们提前布置好场地,为他戴上生日帽,递上生日蛋糕,热情而激动地唱着生日歌。感谢他平日耐心细致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给予我们家人般的关怀。希望通过这些举动能让李老师感受到桃李满天下的温暖,感受到我们真挚而热烈的爱。
李孟鸿教授团队合影
潘啟豪:我的导师李教授是我科研路上的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和很多刚进入实验室的新生一样,那时候的我还是一只实验室菜鸟,在学习实验和分析结果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千奇百怪的状况。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向李教授求助时,他都会立及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到实验室给我们指导,还会悉心传授解决问题的思路。
李孟鸿教授在研究所指导学生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穷其一生,做一名好大夫”
导师:结直肠肛门外科六区 兰平
学生:兰平教授团队全体学生
兰平教授团队全体学生:“穷其一生,做一名好大夫”,甫一踏入胃肠外科临床工作,就听兰老师常常这样说。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至今仍忘不了值班的场景,老师忙完其他工作往往已至深夜,但仍坚持来到病房探视病人,有我们陪同查房更好,没有也从不批评。我们私心揣测,这是老师修持的功课。
“做一名好大夫”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要一生践行,我觉得不容易,有时想想兰老师,又觉得能做到。
结直肠肛门外科六区医生合影
前排从左到右:
吴现瑞、何小文、兰平、何晓生、何真
后排从左到右:
胡拓、陈泽贤、向海东、陈永乐、
温晓峰、张宗进、张斌
兰平教授在手术和讲解
兰平教授在查房,关心患者病情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我的老师,我的领路人
导师:儿科 李思涛
学生:21级硕士研究生何桢
我非常尊敬我的导师李思涛老师。每次与老师沟通,他不但会从老师的角度给予我学业上的指导,还会从长辈的角度与我分享人生经验和感悟。
李老师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我从老师那里学会了如何更从容自信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李老师充当了领路人的角色,老师爱岗敬业与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李老师就是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榜样。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立德明智,守真传承
导师:生殖医学中心 梁晓燕
学生:医生 彭金涛
据我了解,我的老师梁晓燕教授从医从教以来,立德明智,笃学求真,坚守教学一线,以博学引领学生前进;心怀大爱,勇于担当,默默耕耘勇攀医学高峰,带领团队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坚守初心,力争一流,守真传承,具家国情怀。
梁晓燕教授与学生合影
梁晓燕教授与学生合影
梁氏门下蛋糕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一万本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由良师开卷
导师:泌尿外科 邱剑光
学生:22级博士研究生钟文文
孙中山先生曾说“知难行易”,之前一直不理解,总以为“知易行难”更符合我这个重度拖延症患者。
然而,邱老师的教导让我深刻领悟到“知难行易”的真谛。对于刚刚入门的外科医生而言,习得手术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正是邱老师独特的层面解剖-层面外科手术指导思想,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让我认识到“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的道理:难的不是手术,而是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不仅是研究生的导师,还是众多年轻泌尿外科医生的领路人。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节日快乐,敬爱的老师!
某年某月科室某次小聚二,刚从一天的手术中解放出来的邱老师。前排左一:栗霞主任,左二:邱老师,右二:王德娟主任,右一:瞿虎主任,后排左一:韦丽娜,左二:钟文文,右二:邱文锋,右一:郭强。
几年前的教师节活动。邱老师从不肯接受学生的礼物,于是有了科室"集体献花"。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夏花得遇骄阳而烂漫,我们幸沐师恩而成长
导师:血液科 苏宁
学生:20级硕士研究生尚思佳,21级硕士研究生杨源园,22级硕士研究生赵国文
我与老师相遇在同样炽热的夏天,或许正要与这骄阳相配,我幸运地遇见了阳光般温暖的苏老师。
苏老师的教导每每让我豁然开朗。正如他说“如果他有一桶水,绝不会只给我们一杯水”。
他总是倾囊相授,又总是体贴入微,让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定璨若星河。
苏老师,教师节快乐!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学习,感恩,传承
导师:结直肠肛门外科汪建平
学生:医生 方乐堃
感恩生命中遇到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的倾囊相授,让我受益良多。
庆幸遇到的各位同学及团队成员,感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愿我们共同成长。
借用郑板桥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有缘人,
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与汪建平老师合照
与邹邵敏同学毕业合照
与王磊老师合照
与黄奕芝同学毕业合照
团队合照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桃李不语学高为师,孜孜不倦德高为范
导师:结直肠肛门外科 汪建平
学生:医生 骆衍新
有幸成为汪教授的博士生,至今跟随老师学习工作已15年有余。
生活上汪老师像为人父母一样关心我们,工作上更是以身作则,实实在在给我们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
汪教授经常教导我们:给病人治疗、做决定的时候,要把病人当自己的亲戚朋友;对于复杂疑难的手术,汪教授更是亲力亲为,为全国各地的直肠癌患者提供最顶级的外科手术治疗。这大概就是身体力行地阐述仁心、仁术吧。
骆衍新主任医师与汪建平教授合影:回国后2017年毕业季抢了学位服补拍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老师是我们永远追寻的榜样
导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文卫平
学生:21级博士研究生李晓晨
对待临床工作,文老师专业细致;对待患者,文老师有大医风范;对待科研,文老师孜孜不倦;对待学生,文老师春风化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想对老师说:老师教师节快乐!您是我们永远追寻的榜样!
文卫平教授与科室成员合影
文卫平教授正在进行手术指导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他说:“用心对待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位患者。”
导师:结直肠肛门外科五区 吴小剑
学生:21级援疆硕士研究生白飞宇
在我的导师吴小剑主任医师的带领下,一年前,我随着中山大学援疆研究生队来到新疆喀什学习。
在喀地一院工作期间,我紧随吴老师脚步,谨记“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下乡义诊、科普宣讲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曾有一次,我与吴老师同台为患者施行直肠癌手术。手术结束后,吴老师对我讲:“小白啊,对待病人一定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用心的同时也要严谨,不要忘记刚来喀什的时候我对你的嘱咐。”
吴小剑教授在喀什为患者手术现场
吴小剑教授及援疆学生合影
吴小剑教授课题组
(从左至右)余照亮、蔡都、刘炫辉、白小武、郑晓彬、胡楚凌、程冰、屈凡力、祁皓宁、左涛、高峰、吴小剑、白飞宇、王文宇、呙耀宇、陈钰锋、钟敏儿、蔡泽荣、尤伟强、陈冲、范德军、黄泽平、黄凌玉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亦师亦友,如母亲般温暖
导师:眼科 夏朝霞
学生:19级硕士研究生郑宇星
非常幸运成为眼科夏朝霞主任的第一个研究生。导师对我像对自己女儿一样,除了学业上的帮助,生活中也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刚入学时,我性格比较敏感,导师经常和我谈心。由于疫情过年不能回家,导师托人带来内蒙的美食,缓解了我的思乡之情。
每到换季或者变天时都会叮嘱我注意饮食、增减衣物,节假日也会提醒我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社交。在读研的不同时间点都给予相应的关心和指导。
三年后,当我毕业答辩通过时,导师深清地注视着我,眼里充满了爱与温暖。感念师恩!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榜样的力量
——我和恩师郅敏主任医师的十三年
导师:消化内科一区 郅敏
学生:医生 姚嘉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2009年到中山六院读硕士以来,我跟随郅敏主任医师学习已经整整十三年。我想永远做老师的学生。
老师常说“患者就是医生最好的老师。”每次大查房,老师都详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认真检查每一份病历,提问我们相关的知识点,将书本的内容生动再现于临床,使我们印象深刻。她那清晰的思路,深入浅出的分析,渊博的学识让人深深折服。
在郅敏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兢兢业业、不忘初心、忠于职守、精倦不怠的医者形象!
十三年来,我也破茧成蝶,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学生成长为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姚嘉茵副主任医师与老师郅敏主任医师合影
我想对你说
TO TEACHER ▶▶▶
Thanks
儿科实习问诊初体验
导师:儿科实习带教老师
学生:18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
儿科为临床专业实习同学“量身定做”了SP(Standard Patient)问诊课——由带教老师扮演患儿家长。
SP问诊课算是我们儿科实习路上的“第一道坎”,它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儿科病史采集的不易——家长并不总是有问必答,他们可能是急切型、可能是焦虑型、可能会很夸张。
学会在大量对话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是儿科实习的必修课,感谢儿科教研室和带教老师的良苦用心。
儿科带教导师在指导实习生进行操作
儿科带教导师在指导实习生进行操作
责任编辑:张源泉、唐小雨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供稿科室:教务处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推荐阅读
✦
► 庆祝第三十八个教师节!中山六院教师节系列活动进行时
►快讯:中山六院2022年获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答个疑】什么样的头痛要去医院?